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

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3:30:26 | 移动端: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

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

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尧庄小学

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上级精神指导下,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宗旨,狠抓过程落实,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施新课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效推动了各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下面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望都东南距离县城15公里,专任教师小学13人。因硬件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水平长期低位徘徊。制约我校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是师资,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专业不对口改科多,音美等专业教师贫乏,二教师严得紧缺,三是缺少过硬的学科带头人。

二、制定长远规划,健全保障机制

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发展进程将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确立了“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目标,以打造优秀骨干教师群体为核心,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策略,并据此制定了《尧庄小学在职教师岗位学历提升长远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尧庄小学教师量化评估方案》、《尧庄小学校本研修保障措施》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的职责和考核标准,为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健全了保证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自我专业反思定位,找出专业欠缺不足,明确发展目标方向。使教师感到自身专业化发展是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由此增强了紧迫感和使命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发展愿望,由被动发展变为主动追求。

三、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平台

教师要依靠学校来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的组织者和承载者,为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功能,真正使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体,中心校立足本乡实际,紧扣校本教研主题,创建相应机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1、建立健全相应机制我乡建立健全相应激励机制,以机制作保证,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的正常进行,主要机制有《尧庄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尧庄小学关于评选“中小学学科名师”的实施方案》,《中小学评优评模方法》《尧庄小学教师教学成绩奖惩方案》、《教师职务评聘标准》、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等。将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纳入年终考核,对先进个人、学校进行表彰,并和教师评职晋级评优评模挂钩。

2、全员学习,构建学习型学校

尧庄小学把“全员学习,构建学习型学校”定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首要目标。

首先我校在乡总校的领导下,结合师德考核,加强了校长、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校长主任学习有关职责,开展有关“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形成干部教师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积极进取,不断改革创新的良好风气。我校严格管理、统筹规划、落实责任,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并严格考勤,对进修学校组织的学习必须全部参加。要求教师学历未达标的、岗位学历不达标的必须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成人考试、电大教育等多种途径的学历进修。

11年冬我校除订阅常用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外,投资二万六千元,为各校统一购置了《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教师十个怎么办》等前沿教育教学系列理论书籍560余册,以及《看名师上课》等多种音像资料,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困惑问题,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有效进行校本教研,走专业化成长道路提供了切实帮助与支持。

3、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

我校每年都组织小学教师进行业务文化考试、“三笔两画”基本功培训考核、普通话培训考试,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12年4月份我校针对小学音美教师短缺素质低现状,积极向其它兄弟学校学习。12年5月,我校对小学教师进行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疑难问题分析》、《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还语文课堂一个真实面目》等为主题的业务培训活动。11月,我乡以迎省教学评估、课例研讨大练兵为契机,分片对各校教师及研讨主持人进行了《主题+互动模式课例研讨》训练辅导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领。

4、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的载体和手段。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对周六半日教研从时间,内容、出勤、记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落实及有效实施。

12上半年我校校结合乡教导人员开展了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以及各科复习阶段的等专题研讨活动,12年下半年进行了两次大型课例研讨会活动,教导人员以普通研讨者身份加入其中,会后做出具体的总结指导。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改进了教学工作。

5、实施活动推进策略

学校精心组织各种有针对性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我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1)开展“八个一”活动

我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大力推行开展了“八个一”活动。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保证每周不少于3小时的时间研究新教材、新课标及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教务处对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教研出勤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本人量化成绩。中心要求中小学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经常坚持写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周听课至少一节,听后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每次统测后写好试题试卷分析。各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一个档案盒存放个人教研资料,以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八个一”活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我校抓好帮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对象、有落实、有效果。为使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我们安排他们拜思想与业务素质双双过硬的县市骨干教师为师,开展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师徒共同备课,经常互相听课。并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不走过场。

(3)推门听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把推门听课作为掌握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最直接手段。听课后发挥听课的监督、评价、指导、研究功效,变评课为议课,与教师交换听课意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交流。尤其对能力薄弱、教学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变“不应该如何做”为“怎样做会更好”,为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这些举措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培养了教师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锻炼了教师能力,使课堂教学逐步规范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开展各类教学大赛评比活动

对县优质课评选、优秀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等活动,我们都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5)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只要一有机会,我乡各学校就组织年轻教师到外地学校去参观学习听课,积极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12年下学期,我校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新秀,多次外出赴候陀,张庄,北关等地参与高效课堂交流会,使我校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教学新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开阔的视野。

6、着力打造优秀年轻骨干教师群体

我校帮助年轻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目标,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在我们的建议下,中心校不断完善骨干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制定报销培训费、补贴生活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外出学习,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并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让他们上观摩课、做学科带头人、当课例研讨主持人、帮带青年教师等等。这些教师具有了较先进的教育思想,较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教学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

四、加强学习及工作环境建设

近几年我校多方投入用于校园建设、添置教学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购置。购入大量音像图书资料,特别是教育理论及学科专业类书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方面学校也较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校班子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培养教师,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

五、存在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1、我校音体美等专业课程的老师缺乏。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急需提高,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作用,使多媒体教学早日走进班级。我们将引导、鼓励并规定教师在课堂中要经常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与教育科研有机整合

我校师较低的教研能力,阻碍进行有效的研究实践探索。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科研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实施新课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立足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不断增强教学能力,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乡决定立足校本研修,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细节问题,开展校本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骨干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切实增强学校实施新课程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的发展,由此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不断上升提高,今后,我校将与时俱进,不断超越,以岗位为平台,追求内涵外延同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则加强对教师人文关怀,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为教师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搭建最广阔的空间平台。

201*.

扩展阅读:唐山四十九中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201*-12

唐山四十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资源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水平、教师的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对教师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唐山49中适时地提出了创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创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自201*年9月我校提出创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以来,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创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学院“教师发展学校”、“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实验基地”、“‘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唐山师范学院实验基地”,学校也先后被评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教远程教育教科研示范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政治新教材实验先进单位”、“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单位”、“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年,唐山市开平区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六大工程”验收中有五项被授予牌匾。学校被评为开平区首批名校,甘彩云等三位教师被评为开平区首批名师。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显著。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我校深入课改,形成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现将几年来教师发展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规划,确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和目标。

1、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幸福文化教育的理念

教师的发展和课改的实施,最终目的是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有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通过201*年的研究、学习和酝酿,201*年9月我校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创新幸福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对教育反思后的理想,它没有教育的固定模式,因而它更呼唤着施教者的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和幸福的关系可以简洁地表达为教育和幸福的相互需要。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教育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唐山49中学正是基于对教育与幸福存在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使幸福文化教育能深入学生的灵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

幸福文化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向学生传授幸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它尊重人的存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让学生因接受教育而幸福,让教育因幸福而深刻。

2、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通过教师发展学校,汲取先进教学理念,树立主题意识、研究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调整教师心理素质和完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最终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有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

对教师个体而言,要树立研究意识和主体意识,实现一种充满主体创造精神、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新型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从学校的管理来说,要建设一支具有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勇于创作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最终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①在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力争使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师占任课教师的比例由现有7%提高到20%;

②使15%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90%的教师有指导中考的经验,20%的教师成为校级以上骨干教师;

③培养5-10位市级学科带头人,促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比例由目前的2%提升到10%。

④每个教研组有2名以上的研究生或研究生学历教师。

⑤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力争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研究会或省级以上学术报刊上交流或发表论文的教师达教师总数的10%以上。

⑥每位教师都有自主命题、编题能力。

⑦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比率达到15%。3、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长远规划:

学校引导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创设了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校文化,通过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深化校本培训、实施校本科研、名师工程、改进教研组等措施,整合教师专业知识,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造就了一批名师,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使年轻教师成熟,使中年教师优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师的教育。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三到五年内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方法灵活、成绩优异的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二、组织领导机构建设

1.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小组,由刘素芸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务副主任、省市级骨干教师、开平区名师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研修处,由省级骨干教师解忠良任专职研修员。研修处制定了详尽的研修计划,在研修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唐山49中校本特色的操作模式:以研修处为龙头,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面铺开,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学校紧密结合课改需求,参考“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制定完善了“唐山四十九中学课堂评价办法”、“课堂检查制度”和“教师侯课制度”。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工作和课改的深入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按照研修处的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确定了研修处、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学科组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各部门按照计划安排进行相应的例会活动。各种活动记录完整。

3.在教师专业化研修过程中,各个机构部门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学年

有评价、考核、奖惩。各种记录完备。三、运行保障1、

条件支持

学校教育设施齐全,各种教育设备先进,具有能够满足校本研训和教师自主学习需要的所有硬件设施。

(1)图书馆馆藏丰富。图书馆藏书达到8万余册,各种教师人文读本能满足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理论书籍不断充实,学科报刊杂志有50多种,图书馆还建立了专题网页,通过图书馆网站,可以进行电子阅览也可以在线查阅学校的最新图书。教育教学文献资料有效地为教学一线教师服务。

(2)学校建有规范的校园网络,通过100M光纤,与教育城域网相连,与Internet相连的带宽达到20M,任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班班有多媒体,为老师们提供了备课、学习、研讨、交流所需的远程学习和研修的网络支持平台和网络环境。

(3)学校有多处能够日常开展小型研训活动的固定场地,有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组织公开教学的多功能教室。

(4)学校食宿条件优越,具备20多人挂职锻炼的食宿条件和学习场所。2、

经费保障

学校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的多项研究课题,每年、每学期聘请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唐山师院教授、全国著名班主任等多位教师来学校讲学或讲座,学校也多次组织教师到江苏洋思中学、东卢中学、北京广渠门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参观学习或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有十几万元,大大超出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而且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学校与开平区的多个经济强体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企业通过捐资助教的形式,支持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3、

时间保障

学校根据进校安排,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唐山市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研修,每年不少于120课时,同时,学校还根据教师研修计划进行校本主题教研,全体老师参加的有如《教学论坛》、《幸福教育》等,小组形式的有《课件制作》、《教育技术》等,培训时间每学期不少于60个学时。

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活动,教师外出参训时间有保障。四、制度建设

1、

继续教育制度

学校落实教师岗位学历的相关规定,依据学校实际,对教师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有激励措施。如201*年,学校有十几人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生班的学习,除保障老师们的学习时间外,学校还筹措资金,对于每位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的老师进行一次性奖励,每人奖励1000元。

学校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符合年龄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为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100%。

学校落实校本培训的相关要求。建立了健全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有效组织实施校本培训。

2、

教研制度

学校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各种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完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效果显著。学校在积极探索校本教研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唐山49中特色的“五步教学法”,并且具有推广价值。

学校每月开展各种形式教研活动4-5次,累计活动时间每学期20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有详细记录。

学校每学期聘请大学、教育机构的专家、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和专业引领。如多次请东北师大刘茂森教授、朱玉民教授、孔凡哲教授、唐山师院周英教授、“宏志妈妈”高金英老师等等到学校讲学或座谈。

3、

科研制度

学校依据实际情况,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等多个高校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课程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明确研究主攻方向,建立校本科研制度,申请立项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课题和实验项目。如: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项目《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的研究》、与中国教育学会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研究课题《心里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承担的河北省教科所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这些课题或实验项目满

足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需要,并在研究中形成研究网络。

学校有效管理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注重过程中的指导、检查、评价,能够给予必备的条件支持。课题和实验项目如期开题、结题,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刘素芸、解忠良主持的的河北省教科所心理研究课题《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在201*年结题,河北省电教馆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各个学科的整合的研究》在201*年结题,承担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体系及其有效应用的研究》的子课题在201*年3月结题,结题结果为“优秀”。

4、

导师制度

学校建立学科辅导教师队伍,如建立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点对点”帮扶,大力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传、帮、带工作,并制定了相对稳定的制度,如物理的王丽威老师在罗德齐老师的帮助下,成长很快,在唐山市青年教师教学公开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与霸州18中、北京广渠门中学建立校级交流、合作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制度,工作成效显著。201*年9月-11月,霸州18中所有学科的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每周到学校来学习交流2天,听课或参加学校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

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如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会等。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外聘名师、专家,定期指导青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东北师大理想研究院钟少春教授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等等。

教师的发展首先是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前提。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学校从课程改革学习实践入手,在开平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头脑风暴”学习提升活动。进校李贵军校长亲临学校指导活动开展,针对课改后教师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如何进行专业提升等诸多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头脑风暴”是教师专业提升的系列活动,包括新课标学习、课堂评价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文化层次提升等。除此之外,教务处要求教师每月读书两册,撰写读书随笔;下发教学反思本,要求教师每周对教学进行反思;并为每位教师建起了“教师发展档案”以全面记录教

师的成长;为了促进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一年中,学校利用开学前和放假前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各科的新课标考试,聘请进校李贵军校长两次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举办学习交流会2次,读书交流会4次,优秀反思评比4次,仅教师上交的各种学习体会、新的已有3000余篇。学校为各种学习评比活动投入资金已近万元,为教师购买专业书籍已达3.2万元。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大幅提高,进一步步实现了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

首师大教授张京、宁红、周玉荣、王海燕等人在201*年中先后5次专程来我校进行实地听课、专题讲座、开展问卷调查、与大家一起过教师发展日。据统计,在创建教师发展学校工作中,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已安排听取专家讲座17场,专家听课、评课累计达60余节,专题研讨会、交流会20余场,专家参与10余次,参与集体教研会6次;专家们针对性的讲座,细致深入的教研和课堂指导逐步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新的观点和视角给每位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收获,从整体角度提高了教师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更新了教育意识、教育理念,使老师们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新型教师专业工作方式逐步形成。

5、

评价奖惩制度

学校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惩机制。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年度评价和奖惩。学校建立了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评价标准、内容反映教师发展的实情,体现教师发展的各方面,教师对评价结果认同度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年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或记录手册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效果好。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新的教育课题,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拿来就用,可以参考的只有目标和效果;创建和发展的整个过程需要自己根据已有经验和实际条件逐步探索,以完成最终目标。在“教师发展学校”创建初期,我们把一年的时间作为此项工作的建立阶段。在此期间,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对“教师学习制度”、“教研制度”、“备课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通过一个学期的管理实

践,201*年上半年随着管理机制的转变,从新制定了“唐山四十九中学教师考核办法”并获教工大会通过;为了更好的记录和总结教师发展全过程,通过广泛的校内调研制定了“教师发展成果奖励办法”;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教师理念学习、备课授课到教研活动,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五、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1、

教师队伍发展情况

学校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力争使一批教师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针对教师的实际,分别制订学校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计划、学期计划;教师则根据个人所需,制订了自我专业发展或提高计划。在学校年度培训计划中,学校梳理不同年龄、学历、水平、学科教师的自身需求,根据不同教师的参培需要,对全年的培训工作做好安排,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并加强组织领导,把培训工作落实处。在教师制订自培计划中,学校将140位专任教师分为四类:一类是青年教师,一类是年轻教师,一类是老教师,一类是骨干教师,并分别对他们制订不同的发展要求;对青年教师的主要要求是锤炼基本功,争取早日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的要求是全面进行专业素质的综合训练,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则要求他们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成为科研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对一些有特长的教师,则要求他们发挥特长和优势,拓宽特长面,成为综合型教师。

学校教师本科学历合格率为100%,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1%,学校英语组为唐山市示范性学科,有1名唐山市学科带头人。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2名,解忠良老师多次在唐山市、开平区进行教育技术教学,较好的发挥了辐射作用。2、

教师个体发展介绍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迅速。县、区级以上教学新秀倍出(在课堂教学评优、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成绩、课题研究等方面脱颖而出)。近三年来,在各种青年教师的业务比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加。201*年以来有6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论文教案评比中获奖,其中,刘晓新老师的教案在全国教案与案例评比

中获三等奖;李志侠老师所讲的《重力》录像课被收录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用书光盘中,并获全国物理评课二等奖;王玉静老师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朱静军老师获二等奖;201*年钱红英老师获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1*年在第七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我校李艳菊、杜燕平老师均获一等奖;高艳秋老师的《男孩女孩》一课获得河北省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唱响自信之歌》一课获得三北地区政治说课评比一等奖;有21位教师的文章被刊登在国家级和省级的刊物上。201*年韩卫群老师代表唐山市参加河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的评比,王丽威、杨志雪老师在唐山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刘宏岩、柴立钊老师在去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3、

教师团体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师发展学校”工作力度,学校采取了以活动促发展的工作方式;如定期开展理论学习,针对问题开展主题讨论,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后,都要求教师写出心得;学期末,针对教师对“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的开展论文评选和交流活动;一段时间以来,我校教师们上交学习心得、感想等已达2400余篇,上交专题论文300余篇;与此同时,学校领导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认真梳理,适时调整管理方式,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01*年暑假我校组织教学领导和骨干教师、学科组长15人,参加了在首都师大举办的“教师发展学校研讨会”。会与历时4天,北京太平桥中学、丰台东铁营一中、石家庄28中等众多先期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领导,学者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校李冬梅等5位教师所写的专题文章获得了交流。与会教师回校后,9月新学期开始利用教师学习时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二次培训。培训者对“教师发展学校”深入的解读和对创建工作的设想,让参训教师对自己专业提升的认识更为深刻,提升愿望更加强烈。

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全社会的青睐,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众多荣誉。在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学院“教师发展学校”、“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实验基地”、“‘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唐山师范学院实验基地”,学校也

先后被评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教远程教育教科研示范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政治新教材实验先进单位”、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育实践研究实验学校”、“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单位”、“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唐山市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唐山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普九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唐山市体育先进学校”、“唐山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开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开平区中考先进单位”、“开平区校园建设示范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年,唐山市开平区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六大工程”验收中有五项被授予牌匾。学校被评为开平区首批名校,甘彩云等三位教师被评为开平区首批名师。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显著。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我校深入课改,形成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六、示范辐射作用发挥情况

唐山49中是唐山市教材培训基地,每年每学期都有3-4门课程的教材培训在次举行。唐山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也多次在此举行。学校优质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校园文化为培训项目提供了培训实践基地和资源。

学校也承担着对开平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和挂职锻炼的能力,在三年内承担了100多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挂职锻炼的任务,效果明显。

学校具有承担远程培训辅导教师的能力,三年来,多次承担了开平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辅导教师的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利用已有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与兄弟学校的教研、科研交流,外派教师讲学;每年都将承担市级教材培训和区各类培训任务。成为了唐山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教远程教育“教科研示范校”。201*年我区首次与师院开展了“顶岗实习、脱产培训”形式的培训活动。四名大学生到我校实习,我校相应的体育、音、美、生物相应学科的教师到师院脱产培训一个月。与此同时学校适时开展校级、校际交流,积极学习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开阔视野,

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目前,我校已与洋思中学,霸州18中学、广渠门中学建立了学习对子,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七、教师专业化发展特色介绍

1、植根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发展理念的更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先理念幸福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对教育反思后的理想,它没有教育的固定模式,因而它更呼唤着施教者的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和幸福的关系可以简洁地表达为教育和幸福的相互需要。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教育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唐山49中学正是基于对教育与幸福存在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使幸福文化教育能深入学生的灵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

幸福文化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向学生传授幸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它尊重人的存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让学生因接受教育而幸福,让教育因幸福而深刻。

2、专家引领,建立校本教研模式。

在校本教研实施之初,为了尽快形成科学的校本培训、教研体系,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教授张京、宁红、周玉荣、彭贤智、钟少春、刘茂森等人专程来我校进行实地听课、专题讲座。从201*年至现在的4年间,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首师大、广渠门中学、石家庄28中、衡水中学、江苏的洋思和东庐中学等20余所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教学研讨,已累计投入近12万元;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消化吸收,老师们明确了课改思路,优化了课堂结构;在借鉴洋思经验和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开展并实施了“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即课前简单的回顾、目标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检测、小结;并相继推出了“堂堂清”和“讲学稿”;在课上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讲得精,学生练习的多,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3、以科研为先导,形成教科研一体化。

学校坚持全新的办学理念:做发展型教师,创和谐化校园。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确立了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化了课程改革。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多次聘请有关专家就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模式、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与当前教研模式相结合,确立了以科研带教研,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

几年来学校承担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201*年承担河北省电教馆《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201*年10月结题,获课题三等奖;201*年承担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子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数理化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研究”;201*年3此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评为优秀;201*年承担河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在201*年12月河北省校本课程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交流;201*年5月、11月我校又有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心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子课题《心里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立项,签订了与东北师大《心灵培养与学生个性成长》课题的研究合作项目;成为了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了教师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教科研能力,更实现了教师从教育者身份向教育和研究者双重身份的转变。

4、搭建练兵平台,广泛开展“教师公开课”活动。

我校一直倡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自己,教师更应该在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同时用科学的发展观来锻炼自己,因此,我们以课堂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操作平台,积极开展课堂练兵,让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

我校共有152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在38岁,大部分属于中年教师,35位教师已经获得高级教师资格,教龄15--20年之间占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我们就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独厚的教学资源,分期分批安排老教师和骨干教师上公开课。以年为单位围绕某一个教学内容同时开课,展示他们不同的教学

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风格,因而,课型可谓是异彩纷呈,如作文写法指导课、美文赏析课、互动改作课、模拟评价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听过以后,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很受启发。听完课后按照“说课反思评课---总结”四部曲进行评课。通过说课,能体悟到各自的教学思想和新的理念;通过评课,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甚至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安排的碰撞与争论,从而擦出智慧的火花;然后再通过反思教学中优点与不足,总结出带有普遍性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设计与安排,供全组老师借鉴、吸纳,最后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公开示范教学的功夫,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以校本课程开设为补充,全面提升素质教育。

随着“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和讲学稿引入课堂,教师备课以形成,同头备课,主备教师设计并说课,集体讨论进行二次调整,最终形成讲学稿用于课堂。教科研活动彻底打破了教师对原有课堂模式的依赖,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使课堂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学校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大力实施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立成才的“四自”方针,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需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美丽英文》、《生动的笔墨》、《校园金话筒》、《踏歌起舞》等校本课程随即建立。英语Party、语文读书会、模拟法庭等生动的形式融入课堂,使学生从一个个全新的角度学知识,受教育。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的立项,我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校本课程。并在省市文明网网站进行宣传交流。

6、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安排一定学时,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叙事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年轻教师特色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

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的甘彩云、管延宁、解忠良等已成为我区的首批名师。

(3)采取走出去,积极学习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开阔视野,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

14

唐山49中201*-1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2-13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3785.html